製作汽車模型多年,由最初接觸的第一支銀漆(田宮的x-11)開始,已經對金屬漆有很多疑問, 為此亦一直都不斷嘗試,從中累積經驗。這次先為大家炮製一個簡單的實驗。

測試選用了Gunze #8 銀漆及Finisher CLK Silver這兩個銀色,除了因為手上方便拿到就噴下去之外 =D, 還因為Gunze #8為最大眾化的銀漆,一般有漆油供應的店應該都有; 另一方面,Finisher CLK Silver為最近大熱之漆種,Finisher的漆其中一個熱賣的原因在於其發色,遮蓋力強,用於汽車製作實為理想之選。

其實市面下還有很多不同的銀漆,例如Gunze的Super Silver 和SM系列、田宮的噴罐TS-17、美國Alcad II的金屬漆、甚至新進品牌Gaia也有好幾款銀漆, 這些原本都很想一一作測試,也由於這次測試目的在於分享一下銀漆的運用而非銀漆比較,或許往後再補充吧。

首先準備一塊膠板,用#2000砂紙作簡單、基本的打磨。

再噴上基本的#1200水補土,為色漆作準備。

用masking tape 遮蓋一半膠板,噴上Gunze #2 光黑漆。

除去masking tape,再利用masking tape先後噴上Gunze #8 銀漆(右)及Finisher CLK Silver(左),直至色漆飽和。

驟眼看下去比較,會發現#1200底灰作底漆的部份,比光黑作底的部份有明顯發色表現的分別。

點上幾滴清水,更可模擬噴光漆後的效果。

經過這個測試,大家應可發現銀漆在不同的底漆上會有不同的表現,據個人經驗所得,這個發色差別的大小,在不同銀漆上會有所不同。

在一些聲稱電鍍銀的漆上(例如SM06、SM07、Alcad II 漆)會更明顯。 這個發色的對比,除了為車友們帶來形造不同金屬效果的手法外,還可啟發戰機製作和軍事模型上舊化技巧的發揮。

在此亦分享一下我個人的一些運用手法。
- 如果希望形造白鐵、粗鋼的質感(一般引擎外殼),我會先用白色漆作底,然後用發色比較白的Gunze #8。
- 如果要做排管等平滑鋼面,我會先把件打磨至平滑,再用Gunze #2作底,噴上SM06或SM07;另一做是用田宮琺瑯漆光黑作底,再噴上Alcad II #107 Chrome Silver。

補充一下有這個對比效果的因由。
如果大家有留意,絕大部份金屬漆都由透明漆和銀粉組成,要攪拌好後才能噴出應有金屬效果。而銀漆的組成,都有透明光漆跟銀粉的組合。 噴出來的時候,銀粉平均分佈在光漆之內,結成銀漆面。在外面看,銀粉之間還是有空隙的,會透出底層的色漆。 這個透出的多少,取決於不同銀漆的銀粉粗幼度、銀漆跟光漆的比例和噴漆時興溶劑調配的比例。 故不同品牌的銀漆對底漆的效果會有所不同。